近日,“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ICAUR)发布了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排行榜前50强,我校排在榜单第22位,是全省唯一上榜的高校,充分体现了我校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CSSCI数据库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 CSSCI从全国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据ICAUR课题组首席专家金成介绍,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2-3篇论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免予鉴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文科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受到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ICAUR课题组首席专家王一涛说,之所以采用CSSCI来源期刊发文数作为衡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为了体现ICAUR指标体系的“适度引领性”原则,“能在C刊独立发文,大体上标志着一个文科学者走向成熟”。
我校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明德印记”的思政工作品牌,涵养“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确立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进入了高水平发展的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区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我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以科研引领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学校现有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含支持)学科7个、院士工作站及分站各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近三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28项,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17项。
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520位,名列贵州综合性本科高校第6、市州本科高校第1。《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学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期刊转载。我校2018年C刊论文发表数量为39篇,排在全省地方高校第1位、全省高校第5位。2019年初,学术志联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全国人文社科学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前100名,我校校长侯长林排在榜单第79名,是贵州省高校唯一的上榜者。侯长林的论文《论大学之灵性》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ICAUR研究发现,我国有300余所新建本科高校在2018年发表0篇CSSCI来源期刊,未在C刊发文的高校主要是独立学院和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也包括50余所公办本科高校,这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在高水平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方面还需下较大功夫。从另一方面来看,我校能够上榜此次排行榜,说明了我校在高水平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方面作出了努力,也体现了我校在高水平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距“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我校将以“办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为主线,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行动纲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科建设,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早日把学校全面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而努力奋斗。
(通讯社 谢承翠/文 宣传部 张东方/编 叶丹/审)

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社会科学论文排行榜

2018年贵州省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

2018年度全国人文社科学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